順德上皇的生涯
建久八年(1197)
他出生為後鳥羽上皇的第三皇子。名為守成(Mórlǐchéng),後來也被稱為佐渡院。他的母親是重子(後來的修明門院),他的乳母是他的再從表姊藤原憲子。
正治元年(1199)
他從幼年時期就十分聰慧,由於他的母親受到後鳥羽上皇的特別寵愛,他便成為親王,隔年更年僅四歲就被立為皇太弟。
承元四年(1210)
奉後鳥羽上皇之命,他從土御門天皇手中繼承皇位,年僅十四歲便即位成為第八十四代天皇。不理政務的順德天皇致力於研究有職故實(朝廷與公家的禮儀、官職、法令、年中行事、軍事等方面的先例與典故),並據說他還潛心鑽研歌論、詩歌和管弦樂的奧義。至承久三年,他撰寫了以漢文解說宮中行事、故實與制度等的著作《禁秘抄》。據說其目的是為了對抗鎌倉幕府,並彰顯皇室的威嚴,也為了闡明宮廷的行事、儀式與政務等實際情況。
據說他對和歌的精進源於其父的強烈影響,他自小便與藤原家隆等人一同參與歌會,磨練歌藝。他的外祖父高倉範季是位以偏袒判官(源義經)而聞名的人物,而其外祖母身邊的近臣平教子則是清盛異母弟平教盛的女兒,可見他自幼便處於反對幕府的環境之中。由於這樣的環境以及他自身的性格,他積極參與了後鳥羽上皇的倒幕計畫。
承久三年(1221)
四月,他將皇位讓給了兒子懐成,自己則退位成為上皇,以準備討伐幕府。後鳥羽上皇發布了追討執權北條義時的宣旨,並起兵。然而,完全出乎上皇一方的預料,東國武士中沒有人響應追討令。相反地,由北條義時率領的幕府軍大舉攻入京都。結果, 在追討令發布僅僅一個月後,京都就被幕府軍佔領,討伐以失敗告終。後鳥羽上皇被流放到隱岐之島,順德上皇也同樣被流放到佐渡。
仁治三年(1241)
九月,他在島二十一年,儘管盼望返回京都,卻因願望無法實現而絕望,最終於四十六歲駕崩。
建長元年(1249)
七月,他被追號為「順德院」。
據說佐渡的環境十分嚴峻,儘管如此,從事和歌與學問研究似乎是他心靈的支柱,他留下了《順德院御集》和《八雲御抄》等作品。
百人一首 第100首
百層宮闕呀,那古舊的屋簷邊, 即使追憶往昔,
那情懷仍是無盡的難以承受,都已成過往。
大約二十歲時,當與鎌倉幕府的對立加深之際,他詠唱了對於世事變遷衰退的感懷。
都忘的菊
如何約定此生,白菊竟名為「都忘」,徒添憂愁。
他追憶著那縱使想忘也無法忘懷的遙遠京城天空,並將思緒寄託於那無名的小菊花上。
這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深山嫁菜(Miyama-yomena)的別名。
他在被流放後,看著種植在住所周圍的這種花,吟詠了這首詩。
懷念隱岐
且去問那拍打磯岸的浪濤:
向著遠方,可有音訊?
這首詩是他懷念遭流放至隱岐之島的後鳥羽上皇時所吟詠的。
辭世之句
誰曾料想,曾將雲端之上視作他方,
竟會在真野灣畔腐朽而終。
這首詩表達了失去京城與天皇之位的悲傷,以及哀嘆在遙遠島嶼上腐朽而終的命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