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阿彌的生涯

世阿彌觀音,為本館所藏。乃代表昭和時期之雕刻家「北村西望」先生之作,其代表作是長崎和平紀念像。據說是其畢生最後的作品。
貞治二年(1363)
作為大和猿樂座太夫・觀阿彌之子出生
永和元年(1375)
在京都今熊野,觀阿彌・世阿彌父子演出能劇之際,將軍足利義滿親臨觀賞,對當時年僅十三歲的世阿彌甚為喜愛,世阿彌也因此開始受到義滿的庇護。
至德元年(1384)
在他二十二歲時,觀阿彌享年五十二歲逝世。
應永五年(1398)
世阿彌之弟四郎之子・元重誕生,世阿彌欲立其為後繼者而收為養子,然三年後,其親生子元雅誕生。其後,元重獨立,並改名為音阿彌,自行鞏固其勢力。
應永十五年(1408)
在其四十六歲時,曾受其庇護的足利義滿逝世。不久,足利義教繼任將軍之位。由於義教偏愛音阿彌,世阿彌受到義教的冷落,活動空間亦受到限制。
永享四年(1432)
身為後繼者的元雅於伊勢之地逝世。
永享六年(1434)
在其七十二歲時,被足利義教流放至佐渡。
其後之事詳情不得而知,逝世之年齡亦不明確。一說指其享年八十一歲而辭世。
世阿彌的遺產
風姿花傳
根據其父觀阿彌之教誨所撰寫之能樂理論書籍。據說此書將能樂比喻為「得其風韻,由心傳至心之花」,因而得名。
世阿彌畢生皆在追求所謂「花」之意。世阿彌所思之「花」,蘊含美麗、魅力、趣味等深奧之意。
秘之則為花,不秘則不成花。(風姿花傳)
世阿彌亦曾寫道:「花、有趣、新奇,此三者乃同一心。」花、有趣、新奇乃同一事物,花正因其凋零,故盛開之時方覺珍奇。秘密之事亦正因其隱藏,方能在揭露之時引發感動。
家業,非僅是家業;以繼承方為家業。(風姿花傳)
所謂藝道之家,並非僅因家系延續便可稱為藝道之家,而是因其妥善繼承了該家的技藝,方能稱之為藝道之家。僅僅身為家業之繼承者,並不能說是其人便是技藝與繼承者,唯有真正理解該項技藝之人,方能稱為藝道之家之人。
練習宜嚴,情宜無(風姿花傳)
稽古務必以嚴厲之心行之,
切忌因慢心而生的頑固之心。
應知花者,在於適時之所持也。(風姿花傳)
當時能派上用場的東西就是「花」。 所謂的「花」,指的是美麗、魅力、趣味等複合性的概念,因此考量觀眾的喜好與狀況,展現合適的技藝是很重要的。
勿忘初心(花鏡)
《花鏡》是世阿彌另一部重要的能樂論著。它在《風姿花傳》的基礎上,進一步闡述了能樂表演的原理和技巧。本書被視為理解世阿彌藝術思想的必讀之作。
「勿忘初心,是非之初心不可忘,時時之初心不可忘,老後之初心不可忘。」事物不僅開始之時有初心,於每個階段乃至晚年,皆有其初心,切莫忘卻。